介紹
自從破譯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後,古代埃及法老的墳墓——金字塔中的秘密,就成了古埃及的又一個需要解開的秘密。
從19世紀末開始,一大批西方國家的考古學家,相繼來到了埃及,希望能夠解開金字塔的秘密。但是,幾十年過去了,人們仍然一無所獲。
那么是誰第一個打開了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讓金字塔下的秘密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呢?
圖坦卡蒙
圖坦卡蒙(Tutankhamun,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在位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他原來的名字叫“圖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的形象,後改為圖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說明他的信仰從崇拜阿頓神向崇拜阿蒙神轉變。
圖坦卡蒙為現代人廣為熟知是因為他的墳墓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人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大量珍寶,震驚了西方世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黃金面具。
由於有幾個最早進入墳墓的人早死,被媒體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詛咒”,圖坦卡蒙的名字在西方更為家喻戶曉。
圖坦卡蒙是叛逆的法老阿肯納頓之子,死時約17至19歲。阿肯納頓曾進行過一次宗教改革,樹立阿頓為主神,並將首都從底比斯(今盧克索)遷到了阿瑪那,削弱卡納克神廟阿蒙祭司的勢力。阿肯納頓死後,阿蒙神的信仰被恢復,首都遷回了底比斯。
對圖坦卡蒙的死,歷史上沒有任何記錄。雖然考古學家在檢驗他的木乃伊時,發現他的頭上有一處受傷的痕跡,但在他死以前已經部分治癒,可能是意外受傷,但也不排除被暗殺的可能,因為根據X光照片顯示,他頭顱後的下方有一個暗點,表示他的後腦可能有被重擊的慢性創傷。圖坦卡蒙在正式執政前後死去,歷史上幾乎沒有關於這位年輕法老的記載。
不過在2005年3月8日,埃及的考古學家、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秘書長哈瓦斯表示,經過對圖坦卡蒙的木乃伊進行立體掃描之後,顯示圖坦卡蒙後腦的陰影並非因打傷形成,亦沒有證據顯示他曾被人毆打。不過,掃描顯示圖坦卡蒙的左腿有嚴重骨折,而且受到細菌感染。不過,由於不能證實細菌感染髮生於他死前還是死後,不能確定這是否他的死因。
圖坦卡蒙死後,沒有遺下子女,宰相艾伊繼位成為法老。
人物簡介
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1873-1939)生於英國倫敦,著名埃及學家,圖坦卡蒙墓(KV62)的發現讓他得以青史留名。
卡特在16歲的時候就開始複製古埃及繪畫和碑銘,在埃及經歷一段艱難的工作後,卡特在1907年獲得卡納馮勳爵(Lord Carnarvon)的資助,使自己的考古挖掘得以進行下去。
卡納馮勳爵的目的是找到圖坦卡蒙墓,這個法老由於在歷史上過於無為,以前甚至未能確定其是否存在。而卡特找到了圖坦卡蒙存在的證據。但在長期毫無收穫的搜尋之後,卡納馮勳爵對卡特的工作越來越不滿,在1922年,他無法忍受自己的投資毫無回報,給卡特下了最後通牒,要他在一個季度的時間內找到圖坦卡蒙墓。
1922年11月4日,近15年的搜尋終於換來的回報,卡特終於發現了通向圖坦卡蒙墓的階梯。他立刻通知卡納馮勳爵趕來。11月26日,卡納馮勳爵和他的女兒以及其他人員到場,在牆上開了一個小洞後,卡特將一根蠟燭伸了進去,燭光照亮了墓室。卡特的眼前全是金銀珠寶。卡納馮勳爵詢問卡特是否看到什麼的時候,卡特回答:“是的,非同尋常的東西(Yes, wonderful things)。”
古埃及國王墓大多被古代盜墓賊洗劫一空,圖坦卡蒙墓卻倖存了下來,這個從來沒有被盜墓賊發現過的墓保存出奇完好,圖坦卡蒙這個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少年法老一時間成為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
在發現圖坦卡蒙墓後,卡特功成身退,從考古轉行為收藏。64歲時,他因癌症死於英國。
據說,卡特和卡納馮勳爵在打開圖坦卡蒙墓之前曾看到墓室外的一個匣子上寫著令人生畏的詛咒:“死亡之翼將降臨那些膽敢打擾法老睡眠的人”。
卡納馮勳爵在進入圖坦卡蒙墓後不久就暴病而亡,一度被渲染為法老的詛咒,但是卡特的長壽成為擊破這種傳聞的最有力證據。
歷史的開端
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埃及”國王之谷“一座金字塔腳下的陡峭的地下通道里,站著兩個面色嚴肅的人。他們是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和卡納馮勳爵。為尋找這個墓穴,霍華德·卡特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卡納馮勳爵則在後來的8年裡,為支持卡特揭開埃及王墓的秘密,投入了大量的金錢。
面對他們的是一座封閉了三千餘年的古代埃及法老的墓門。
卡特小心翼翼地鑿開墓門的一角,卡納馮在他身後睜大眼睛往裡瞧。隨著洞口的擴大,氣氛越來越緊張。卡特用顫抖的手舉起電筒向里看去,半天沒有說話。又過了一會兒,卡納馮憋不住了,終於用嘶啞的聲音問道:“你看見了什麼沒有?”卡特轉過身子眼睛裡閃著光芒,結結巴巴地說:“我看見了一個奇蹟,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卡納馮勳爵接過卡特遞過來的手電,向里一看,便驚呆了——在他的眼前,隱隱約約地出現了堆著的包金戰車,飾有巨大鍍金獅子和怪獸的臥榻,一人高的國王雕像(圖坦卡蒙金棺),以及數不清的箱子和籠子。
這就是60多年前轟動全世界的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年輕的法老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圖坦卡蒙統治埃及9年。公元前1323年,他18歲的時候,神秘地死去。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在被埋葬數千年後,他竟然成了一個舉世矚目的“新聞人物”!
圖坦卡蒙的墓位於埋葬法老的“國王之谷”的峭壁腳下。它由4個墓室組成。丟散在地上的珠寶說明曾經有盜墓者潛入墓室。但是沒有拿走什麼東西。可能是盜墓的人受到了意外的驚嚇逃跑了。墓門後來又被重新密封起來。
圖坦卡蒙的墓室就像一個收藏極為豐富的博物館。墓內的珠寶、工藝品、家具、衣物、化妝品以及各種兵器多達五千餘件。
在粉紅色前室里,有3張四周雕成怪獸形的金床。床旁是兩個真人般大小,相對而立的黑色衛士雕像,身穿金裙,手執錘矛。室中到處都是珍貴的寶物。鑲有寶石的王座、金光閃閃的古代戰車、潔白似玉的花瓶、雕刻精美的金床和金椅、各種樂器等等。在墓室內,人們還發現一隻盛有泥灰的碗,顯然是當時封閉墓穴時使用過的。不知哪一名民工在油漆表面留下一個手指印,依然清晰可見。
棺室由兩個武士塑像守護。裡面有4個金色的神龕,一具水晶石棺和3個套棺。內棺由純金製成,上面寫著年輕法老的名言——“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躺在棺內的圖坦卡蒙帶著一副很大的金面具。這副面具和他本人的相貌幾乎一模一樣。X光檢查只發現面具上一塊傷疤和法老本人臉上的傷疤,厚度稍微有點不同。這位年輕的法老看上去既悲傷又靜穆。胸前陳放著由念珠和花形雕刻串成的領飾,手執枷鏈和鉤索,矢車菊、百合、荷花等色彩雖已剝落,但仍依稀可辨。專家們認為這個領飾是法老的年輕王后,在蓋棺之前獻上的。墓內還有一幅壁畫,表現這位年輕而又神氣的法老,正被兩位天神接往天國。
圖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由薄薄的布裹纏著,渾身布滿了項圈、護身符、戒指、金銀手鐲以及各種寶石。其中還有兩把短劍,一把是金的,另一把是金柄鐵刃的。後一把極為罕見,因為埃及人那時候剛剛知道用鐵。
如此之多的珍貴文物集中在一個古墓內出土,這是史無前例的。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人們才將這批珍品整理完畢,轉入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卡蒙墓的發現吸引了世界各國的新聞記者。前往開羅以南450英里的烏克蘇爾發掘現場的遊人,更是絡繹不絕。直到今天,人們對這座古墓的興趣依然不減。
但是事情並沒有結束,因為參與發掘的二十多人在不太長的時間先後死去,死因不明。於是人們議論說這是“法老們的詛咒”。
據說這座墓中發現幾處法老的詛咒銘文,有一處寫道:“誰擾亂了這位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他頭上降臨。”
詛咒的開始
“法老們的詛咒”的神話是從卡納馮勳爵之死開始的。卡納馮勳爵因被蚊蟲叮咬,於1923年4月6日死去。當時一些迷信的人就開始紛紛議論,說這是冥冥中對不敬神者的報應。
接著,報紙上開始出現“法老們復仇了”一類的標題,副標題則是“圖坦卡蒙的詛咒又害死了一個人”等等聳人聽聞的詞句。關於第十九個人的死訊報導是這樣寫的:“78歲的韋斯特伯里勳爵,今天從他在倫敦住所的7層樓上跳樓自殺身亡。韋斯特伯里勳爵的兒子曾任開掘圖坦卡蒙墓的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的秘書,去年11月在自己的房間裡突然死亡,死前健康情況良好。死因無法查明。”
不久卡特的夥伴梅斯也死了,報紙也報導了他的死訊,卻絕口不提梅斯長期患病,在協助卡特時他是帶病堅持工作的,工作未完就因病退出了。
荒唐的是,後來一家報紙又報導說,一位名叫卡特的人住在美國,死因不明,他就是又被法老追去性命的人。卡特本人這時不得不出面闢謠了。他說,所謂圖坦卡蒙復仇等“荒謬的報導”不過是一種“文字遊戲”。他說一些報紙一直提到所謂跨過古墓的門檻就有危險的事情,其實科學證明,這種危險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他強調指出,科學家已經證明墓中並不存在病菌,墓內做的感染測試的結果,也證明以上的報導是很不責任和荒唐的。
為了糾正視聽,德國埃及學家喬治·斯丹道爾夫教授在1933年,就法老的詛咒問題發表了一篇文章,不厭其煩地探究了報紙訊息和其它類似報導的訊息來源。他說,死在美國的卡特和考古學家的卡特只是同姓,此外是毫不相干的。他還查明韋斯特伯里父子同圖坦卡蒙墓、墓中文物的遷移以及圖坦卡蒙的木仍伊,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他在列舉大量事實以後做出明確的結論:“法老的詛咒”是根本不存在的。古代的銘文中也沒有類似的東西。
宗教傳統
卡特後來又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篇文章,寫道:“就現代的埃及人來說,他們的宗教傳統中根本不容許這種詛咒之類存在。相反,埃及人卻很虔誠地希望,我們對死去的人表示善良的祝願”。
詛咒的猜測
類似的事還可以舉出很多,人們不禁要問: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去的,法老的詛咒又是怎么回 事呢?有人認為,古代埃及人可能使用病毒來對付盜墓者。
1963年,開羅大學醫學教授伊澤廷塔誼發表文章說,根據他為許多考古學家做的體檢,這些人均帶有一種能引起呼吸道發炎的病毒。他認為進入法老墓穴的人正是感染了這種病毒,引起肺炎而死的。
1983年,法國女醫生菲利浦提出了又一見解。她認為致命的不是病毒而是黴菌,由於法老陪葬物中有眾多食品,日久腐化變質,由於化學變化產生了各種變異的黴菌。